法律分析:婚假一般都是三天法定时间。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法律依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第四条 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
2023-08-23 15:12
晚婚假取消了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资。
2025-02-14 13:53
婚假法定晚婚假现已取消。
在我国计划生育期间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双方达到双方享受,增加的婚假工资、奖金照发,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
但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2024-07-03 14:06
在此,我们非常欣然地为您提供帮助。
根据我国财政部早在1980年2月20日颁布的第6号文件——《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规定》,对于国有企业的员工,在自己办理婚礼之时,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予最多不超过13天的婚假。
若新人夫妇分居两地,其中一方向另一方所在地举行婚礼,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另行批准适当的路程假。
在此期间,员工的工资待遇将保持不变。
同时,员工在路途中所产生的诸如车船费用等额外花销,将需由员工个人承担。
然而,如今我国对于非国有企业员工的婚假政策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2022-08-10 16:10
目前,计生法对晚婚晚育不再作出限制,晚婚假正式取消,因此,晚婚的婚假也是3天。但是不同地区政策不同,主要还需要看当地的政策规定。
此前的计生法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本次计生法修订,将该条款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2025-02-07 14:13
依照北京市政府新近公示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凡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并已依法登记注册的夫妇,不仅能够享有国家规定的常规婚假,还可额外获得假期7日。
具体说来,本市婚姻假期的总天数设定为10天,然而对原有的晚婚假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