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没有债法,但在理论划分上侵权责任是属于债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债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 【合同的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债权责任的承担】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022-08-12 14:51
赔偿违约金一般不属于侵权行为。赔偿违约金应属于违约行为,当签订合同的一方违约时应该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违约金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2023-04-17 14:30
侵权行为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2-08-12 16:39
2022-08-12 14:55
侵权责任有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5-20 10:22
侵权责任包含间接损失。间接损失不是现有财产的减少,而是被侵权人基于财产而可能产生的利益的减少,是被侵权人可能得到的财产利益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损失。被侵权人能证明侵权行为造成间接损失是可以获得的,可以向侵权人主张间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