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权是指知情和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包括官方或非官方信息。知情权之所以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就在于知情权客体的“智能”和“信息”的巨大价值。公民是否拥有、掌握多少信息,直接影响到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自身利益的实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3-04-18 15:34
(一)知情权又称为了解权或知悉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就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二)知情权首先是一种个人权。获取信息的权力与人权保障是信息公开申请知情权的性质特征的最主要内容,每位公民都同等的享有这方面的知情权。
2022-08-09 14:53
信息披露五个原则是:真实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公平披露原则。
信息披露是董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承担信息披露责任的主体,具体包括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顾问、交易对方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1、真实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应当以客观事实或者具有事实基础的判断和意见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或不实陈述。
2、准确原则,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使用明确、贴切的语言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不得含有任何宣传、广告、恭维或者夸大等性质的词句,不得有误导性陈述。3、完整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内容完整、文件齐备,格式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有重大遗漏。
4、及时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在本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5、公平披露原则,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重大信息,确保所有投资者可以平等地获取同一信息,不得私下提前向特定对象单独披露、透露或者泄露。
2025-03-27 15:22
信息披露违规罪立案标准是: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3-04-17 16:51
信息披露违规罪的量刑:1、犯信息披露违规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如果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处以相应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022-08-09 15:46
信息披露义务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什么。
我国证券法规定:发行人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证券同时在境内境外公开发行、交易的,其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境外披露的信息,应当在境内同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