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立案后和解不会有案底。案底指的是刑事处罚记录。犯盗窃罪双方可以就民事赔偿问题协商解决,达成和解协的轻微刑事案件,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自然就不会留下案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5-02-20 14:19
会留下案底的。
1、该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解后仍然要留案底。
2、行为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08-25 09:46
2024-10-23 09:41
只是取保候审一般并非使当事人产生无可避免的案底。然而,一旦判决结果形成,便势必记录于案底之中。另外,即便未经判决而仅因拘留产生了拘留证明及释放证明等文件,也将被视作档案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须知,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仅属于刑事诉讼环节中的一环。在此阶段,我们尚无法判定犯罪嫌疑人与被告究竟有多少犯罪事实,所以目前亦无从判定其罪责轻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当事人并未遭受评判或定罪惩罚,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案底得以保留。
2022-09-21 11:42
民事纠纷不会留案底。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民事诉讼结案后,一些案宗会被留下供法院自己使用,不会进入公安系统,即不会有案底,亦不会记入个人档案。如果没有履行法院判决,法院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故意逃避执行的,还会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022-08-09 16:08
民事纠纷不会留案底,而案底是犯罪的人才会有的,是犯罪的记录。1、民事纠纷只是在派出所留有问询记录或调解记录,不叫案底。2、留有案底的是属于刑事案件。3、民事纠纷如果上升到刑事案件就要留案底了。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刑事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任何时间都可以在公安机关系统网内查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