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办案程序:主要分为立案、受理、开庭、宣判。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可以再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8-11 13:44
主犯已经判刑了,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从犯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由此可知,对于从犯案件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4-18 15:09
结案有两种情况,第一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第二公安局撤销案件或者作出不立案决定,并在追诉时效内不再追诉。派出所经过受理案件,调查取证,调解,执行等流程最终结案。
2023-05-29 15:11
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是有罪推定。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采取有罪推定原则。
2023-05-22 09:43
我有一笔经济案件,法院已经立案了,请问接下来我们做什么?法院多长时间开庭?
法院起诉多久开庭,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法官根据案件总数量和已排案时间来确定,具体可询问承办案件的法官。法官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理完毕,适用简易程序的是在三个月内审理完毕,在审限内一定会开庭,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2023-06-29 14:52
在我国若是发生票据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诉讼。处理票据纠纷,应当依照法律。票据的付款人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符合起诉条件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