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举报人的电话是不会被泄露的,收到举报的机关有义务对举报人提供保护。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2022-09-28 14:51
举报电话不会泄露,打电话公安局报案,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公安机关应当为其保守秘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扭送、报案、控告、举报行为的,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2022-09-19 16:39
劳动者维权电话:12333
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
2022-08-11 16:42
打假的举报电话在情形严重的情况下涉嫌犯罪。恶意投诉是指投诉人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颠倒是非,捏造事实,向有关部门反映不实的内容和不存在的问题。恶意投诉不仅会造成国家人财资源的浪费,还会给被陷害人造成名誉和精神上的创伤。
我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8-20 10:16
泄露工资是否算违反保密协议,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禁止向他人透露工资,那么透露工资的行为,就是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
2、如果没有保密协议中约定,那么透露工资的行为,就不属于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
2022-09-16 13:42
1、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
2、公司拖欠工资到劳动局、劳动仲裁委举报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