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账务处理与验不验资无关。
如果股东实缴了出资,必须进行账务处理,依据股东出资的进账单(货币出资的)、发票和财产移交清单(实物出资的)、产权过户手续和评估报告(需要产权登记的比如房产、车船、知识产权等)。
如果股东还没缴纳出资,不需要做分录,也无法做分录。
现在工商注册登记不需要验资,但是股东还是要按照章程规定缴足自己认缴的出资,(见公司法第28条、第30条)。可以分期缴纳,缴多少做多少,没缴就不做。
法律依据《公司法》。
2022-10-22 15:52
一般来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在于:注册资本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是属于强制性要求,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依法办事的结果;注册资本是公司初步成立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记载,并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自愿认缴,或者认购的出资额,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股东实际收到的出资总额,是公司实际拥有的资本。
2022-08-31 14:33
1.从来源和性质看
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020-11-27 15:39
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总额,是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
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但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应当是一致的。
2022-09-27 17:07
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关系,要求两者应该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会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但实际上,两者的数额并非在每一时期都相等,只有当投资各方按合同或章程规定缴足其认缴的出资额后,企业的实收资本才等于注册资本。在投资者缴足出资额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增加资本,如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使实收资本不等于注册资本。但由于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与实有资本相一致。因此,企业实有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应持有验资证明等,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022-10-19 09:04
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关系,要求两者应该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会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但实际上,两者的数额并非在每一时期都相等,只有当投资各方按合同或章程规定缴足其认缴的出资额后,企业的实收资本才等于注册资本。在投资者缴足出资额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增加资本,如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使实收资本不等于注册资本。但由于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与实有资本相一致。因此,企业实有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应持有验资证明等,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