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群体,如微信群,发布侮辱、诽谤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了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有侵害名誉权的事实。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规定,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所以,若因为在微信群里被谩骂,诽谤侮辱,则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2022-09-19 11:27
骂人可能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等等,才构成侮辱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2-08-30 15:1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骂人派出所的处理方式为:对于情节轻微的情形,一般以调解为主,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形,是可能构成治安处罚的,是需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构成刑事犯罪,是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2022-09-28 14:31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可以收集证据到法院进行诉讼,要求对方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如果辱骂的程度非常严重,比如长期辱骂、捏造事实辱骂或者使用暴力方式辱骂,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这种情况属于刑事犯罪案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而需要向公安机关控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2024-04-08 11:40
在通常情况下,故意骂人是个人道德及素质问题,受道德的谴责,公安机关不会处理的。但是如果骂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到达了辱骂的程度,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但在实践中,如果被骂者报警,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公安机关也会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并制作笔录,同时责令骂人者赔礼道歉,骂人者如果态度极其恶劣,例如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的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等等,公安机关也可以对其进行罚款或直接进行行政拘留。
2022-08-10 15:44
骂人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报警处理,要求公安机关介入处理。骂人有可能涉嫌侮辱或者诽谤,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1,当众骂人实际上对他人诽谤或侮辱,轻者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要拘留罚款,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对他人诽谤或侮辱,造成受害人自杀,精神异常等,情节严重,根据《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