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法律对于自留山地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之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持有者依法对于集体所拥有的土地享有占据以及使用的权益,依据法律法规有权利依法利用这块土地建筑住宅及其相应附属设施。
2.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条的重新诠释,宅基地使用权不论是在获取、履行还是在转让等方面,都必须遵循土地管理的法律以及国家相关规定。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四条的详细说明,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宅基地消失的情况之下,宅基地使用权随之消亡。
对于丧失了宅基地的村民,相关部门依法应该再次为其分配新的宅基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2022-10-12 13:53
1、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3、土地所有权人享有地役权或者负担地役权的,设立宅基地使用权时,该土地宅基地使用权人继续享有或者负担已设立的地役权。4、土地上已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的,未经用益物权人同意,土地所有权人不得设立地役权
2022-09-15 14:24
一方面,自留地本质上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另一方面,法院尚不具备受理该案的条件。法院受理类似案件应当实行“裁决前置”。双方对土地使用权有权属争议,应当先协商来解决纠纷。如协商不成,则必须向当地政府申请处理,而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在政府作出处理决定之后,仍然对处理决定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4-30 11:10
村里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2024-05-20 15:23
根据法律规定,农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权f于国家或者集体;
农民的自留山、自留地,所有权届于集体。
因为逮产必须是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所以,农民是不能将自留山、自留地作为遗产继承的。
2022-09-23 13:44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
委托合同的标的只限于法律行为,它是委托代理的发生根据。故受托人在委托权限内与第三人所为法律行为的后果完全由委托人承担。
其特征有:委托合同是典型的劳务合同;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办理委托事务;委托合同具有人身性质,以当事人之间相互信任为前提;委托合同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委托合同是诺成的、双务的合同。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