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个人干活欠钱不还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2、给他人干活而欠钱不还这种情形双方已经形成了劳动关系,这种行为只要欠工资不给的话,那么超过了三十天就会构成犯罪,对于劳动者就可以直接利用法律的程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对于欠工资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5-03-27 16:13
可以直接向对方要,或者跟对方协商解决。对方拒绝还钱的,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大概的程序如下:原告写好起诉书;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会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开庭审理;最后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当事人执行判决。
2022-10-12 15:35
1、给个人干活欠钱不还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2、双方已经形成了劳动关系,只要欠工资不给,超过三十天就会构成犯罪,对于劳动者就可以直接利用法律的程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对于欠工资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刑事处罚。
2025-02-17 15:07
加班费太少可以先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未果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劳动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少于正常上班时间工资的劳动报酬。
2022-08-10 10:24
如果干活了不给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的工钱被拖欠问题,要学会用法律维权。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钱,也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或申请提供法律援助。总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2022-08-09 15:45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拖欠工资事实确定的,可以先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举报,请求依法予以处理;如经劳动监察大队限期支付,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依法追究老板的刑事责任;如拖欠工资事实没有确凿证据,需要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途径解决;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