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违法行为,特指法人在触发法律规定以及他自身制定的规则、条例时,依法应接受法律制裁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与个别自然人的情况有所区别的是,法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到法律及特殊法规的严谨限制,同时也需要遵循自身所制定的相应规章和条例。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一条 公司章程 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2024-04-22 10:33
1、年底欠薪;
2、加班不给调休且不支付加班费;
3、工作满一年,企业不让休年假且未支付相应工资;
4、年底离职,符合经济补偿金条件,企业却拒付补偿金;
5、年底随意调整工作岗位;
6、休了产假企业不让带薪休年假。
2025-03-06 15:48
1、年底欠薪;
2、加班不给调休且不支付加班费;
3、工作满一年,企业不让休年假且未支付相应工资;
4、年底离职,符合经济补偿金条件,企业却拒付补偿金;
5、年底随意调整工作岗位;
6、休了产假企业不让带薪休年假。
2022-08-11 14:14
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和侵犯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的内容括三类: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侵犯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根据当事人所负的义务不同,违法行为有违法的作为和违法的不作为两种。违法的作为指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指不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行为的违法性,是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之一。
民法典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022-08-09 15:42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2021-02-07 10:19
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分为:1、闯红灯、2、随意变道和掉头;3、占用非机动车道;4、在人行道停车;5、逆行、酒驾和醉驾;6、和其他机动车抢行、抢道;7、超速、超重、车身超长;8、疲劳驾驶;9、不按规定打远光灯;10、强行加塞、违法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