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法中孕妇的权利有如下几点:
1、在怀孕期间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2、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3、不在经济性裁员的范围之内。
4、不得以孕妇在孕期无法从事原工作或者公司安排的其它工作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2025-03-11 16:36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2024-08-31 11:36
关于孕妇的劳动法规定:除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孕妇具有重大过错的情形外,单位不能主动辞退孕妇;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以及不得安排其加班或者从事夜班劳动等。
2025-04-17 16:13
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利是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就没有保障。依据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2025-04-11 16:47
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健康权。
劳动者要求单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保障本人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劳动者的权利如下: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022-09-30 13:41
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因此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里面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履行自己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每一个劳动者在进入了工作岗位之后都必须要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劳动任务,如果劳动者胜在工作岗位却不能够完成自己所该完成的劳动任务的话就构成了违规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