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虑因素和建议:
疾病歧视:肺结核是一种可治疗的传染病,教师在感染后应当得到适当的医疗关照和社会支持。如果学校因为教师患有肺结核而将其开除,这可能构成疾病歧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歧视患有疾病的人是违法的,教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法保护:根据劳动法,雇主通常不得因员工患病而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疾病导致员工无法履行工作职责。教师应当了解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并寻求法律咨询,以确定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职业健康和安全:教师的工作环境应当符合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如果学校未能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导致教师感染肺结核,学校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医疗隐私:教师的医疗信息是私人信息,学校在处理此类信息时应当遵守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如果学校未经教师同意就公开或利用其医疗信息,可能侵犯了教师的隐私权。
协商解决: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在治疗期间暂时请假,待康复后再返回工作岗位。
法律救济:如果协商无果,教师可以寻求法律救济,包括但不限于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直接提起诉讼。
社会支持:教师还可以寻求社会支持,包括工会、专业协会或公众舆论的帮助,以增加自己维权的社会影响力。
总之,教师在面对因肺结核感染而被开除的情况时,应当了解自己的法律权利,并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认识,消除对患者的歧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08-10 11:35
企业员工患病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定期限的医疗期。具体期限依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期满后,若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验证为工伤,企业还需要给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2022-11-03 10:01
我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11-18 15:00
“教师犯以下错误时会被开除:
1.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
2.敷衍教学、保教工作,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3.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的;
4.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虐待、伤害学生的。
体罚学生,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2-09-09 10:02
我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8-28 09:34
不会被开除。
若是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格。
看具体情况,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予以开除公职的行政处罚。
但是,免于刑事处罚是确定了犯罪行为但是未予刑事处罚。
对此情况,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各地采取迂回措施,比如降级或者撤职、劝退、调离主要看各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