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两审终审制是什么意思

其他 2024-10-19 09:34 标签: 两审终审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在法院系统中经过两个审级(即一审和二审)的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当一个案件在一审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后,败诉方有权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如果上诉被接受,案件将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各方当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两审终审制的目的是确保审判质量,纠正可能发生的一审错误,同时维护司法决定的终局性和权威性,避免无休止的诉讼循环。此外,这一制度还体现了法院之间的层级监督关系,上级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可以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两审终审制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严格适用。例如,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实行一审终审。此外,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决才能生效。这些都属于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情况。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米京涛律师

米京涛律师

河北瀛檀律师事务所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