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2-09-08 16:35
认缴制和实缴制有什么区别,所谓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指公司在注册登记时股东可以不实际缴付或只缴纳部分所认缴的注册资本,工商部门不再要求注册企业出具银行验资报告,剩余部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交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为限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模式。而实缴制是指企业在登记注册时注册资本填写多少,就必须向银行汇入相同金额的资金。
2024-10-19 09:34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在法院系统中经过两个审级(即一审和二审)的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当一个案件在一审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后,败诉方有权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如果上诉被接受,案件将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各方当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两审终审制的目的是确保审判质量,纠正可能发生的一审错误,同时维护司法决定的终局性和权威性,避免无休止的诉讼循环。此外,这一制度还体现了法院之间的层级监督关系,上级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可以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
2022-08-12 17:14
认缴制与实缴制的区别:
1、认缴制是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所缴纳的资本不一定等于认缴的出资额;
2、实缴制是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实缴制必须就股东的出资进行验证。
2022-08-31 08:52
2022-08-24 16:23
公司作为被执行人时无财产清偿债务,如股东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可以裁定追加、变更该瑕疵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在其未缴纳出资或抽逃出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瑕疵出资股东已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责任后,不得裁定重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