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由企业在发放给职工前进行代扣代缴,然后统一到当地地税局申报缴纳的。
所谓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4-11-07 09:38
员工能自己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员工可以自己去地税局缴纳,也可以由纳税人所在单位代征。
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2024-10-11 10:44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诉讼时效时长通常为三年。
此处所说的“诉讼时效”指的是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向人民法院请求予以保护的行为有效性的期间限制,且在此期间内提出保护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将不予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若相关法律另作明确规定,依其规定执行,但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年。
同时,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将不再受理和审理该案。
2022-08-12 10:36
筹划个人所得税应当遵守提前筹划原则和全局考量原则。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2025-03-04 11:41
个人所得税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50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22-09-20 16:03
1、手机上打开个人所得税APP,在个人中心登录自己的账户。
2、选择业务。
在我要办税或者常用业务里,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如果之前填过减税数据,可以直接点击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
3、确认信息。
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4、计算税款。
个人信息确认完成后,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5、提交申报。
如果有退税,不需要补交的话,提交“申请退税”。
6、选择银行卡。
最后,选择退税需要退回的银行卡,如果没有,则需要添加银行卡,跟微信支付宝绑定银行卡一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