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按照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一)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是普遍管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是地域管辖;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包括乡镇一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七十三条 【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2022-08-22 16:40
行政监督的对象包括(行政组织社会行为、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人员职务行为、行政组织人员非职务行为)。
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2022-08-11 14:08
我国相关法律对民事主体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民事主体也就是常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也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民事主体通常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还有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4-06-28 15:30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满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最主要形式,适用于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约定的期限届满或工作任务完成,劳动合同通常都自然终止;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意味着企业的法人资格已被剥夺,表明此时企业已无法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其权利合义务,只能终止劳动合同;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5-01-03 08:58
设定行政强制的监督制度包括:
1、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2、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制度。
3、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违法行政行的监督纠正制度。
4、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21-12-16 11:38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就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控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1.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
2.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
3.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4.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
5.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6.胜任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