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案数额,并无明确限制性要求。
2.无缘由地拖欠职工薪资:
即指用人单位违背常规与法规,在未提供任何合法甚至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拖延发放员工薪酬,或超过《工资支付规定》所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未能全额发放劳动者薪资的行为。
无故拖欠职工工资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若双方间签订了相关合同,受欠薪方有权依法将违约方诉诸于法律程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讨回公道必须以严谨、合法的方式进行,切勿使用暴力逼迫或者恐吓他人等不正当手段。
3.至于采用转移资产、隐匿行踪等手段逃避履行劳动者的报酬义务,或是具有支付能力却故意逾期不付,在数额达较大程度后且经过政府监管部门督促仍拒绝支付的情形,将面临三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罚金;若情节更加严重者,应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对于违法者予以罚款制裁。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2022-09-26 15:20
视情况而定。对于劳动争议的民事案件立案没有数额限制,则可以立案;如果是刑事案件则不可以立案,刑事案件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为“拖欠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八万元以上”。
2022-10-10 11:25
视情况而定。对于劳动争议的民事案件立案没有数额限制,则可以立案;如果是刑事案件则不可以立案,刑事案件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为“拖欠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八万元以上”。
2022-08-09 11:56
2022-08-09 13:34
2024-08-06 09:44
可以的。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无数额要求。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行为系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只要发生此类违法行为,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如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此提醒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劳动仲裁时效内提出。如果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再提起仲裁请求,其权利将不受法律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