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流程有以下五点:
1、交接工作;
2、退还公司财产;
3、核算考勤、结算工资;
4、人事发送离职证明等证明;
5、凭借离职证明和《劳动合同》办理失业保险证、住房公积金提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2-09-22 09:51
合同到期正常离职流程如下:
单位不愿意续签,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不续签合同,将按照劳动者服务时间给劳动者补偿金,每年补偿一个月工资(近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可以按约定的离职日期,办理离职;
(1)交接工作;
(2)退还各种公司财产,包含工作服、书籍、电脑、工具等物品;
(3)核算考勤,结算当月工资、补偿金总额,约定发放时间;
(4)人事发送离职证明、《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单》等证明;
(5)凭借离职证明和《劳动合同》去社保局办理失业保险证,按月领取失业保险;
(6)凭借离职证明、身份证和《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单》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
2024-08-13 14:58
离职和合同到期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一样。劳动合同到期,如果用人单位提出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补偿。如果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拒绝续签的属于违法终止,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劳动者辞职的,是属于自身原因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2022-09-19 14:12
绝大多数情况下,劳动者是不需要承担违约金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和用人单位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金。
现在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种情形下可以约定违约金,除此之外是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在合同未到期辞职的,劳动者只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辞职就可以了。
2024-04-17 11:18
1、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2、所以如果员工不愿意补签劳动合同,企业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不算是违法辞退,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可。
2025-04-24 10:11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可以离职。
员工离职一般具有如下相关流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协商,或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审批通过员工离职申请;
3、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