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发布了《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等该《规定》正式施行以后,没有我们自己的同意,向我们发送商业性短信,可是违法行为了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2-08-09 16:37
2022-08-10 11:18
不经过他人同意拍照是违法的行为,不经他人同意偷拍的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且肖像权不受侵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肖像享有权利,别人不能侵害,这里的侵害包含网络传播和恶意的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这些都是违法行为,也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2022-08-10 10:41
不经过他人同意拍照是违法的行为,不经他人同意偷拍的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且肖像权不受侵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肖像享有权利,别人不能侵害,这里的侵害包含网络传播和恶意的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这些都是违法行为,也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2022-09-14 08:31
多次发送骚扰短信的立案标准是对他人进行骚扰的,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受害人就可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调查。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他人进行骚扰的,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受害人就可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调查。
一般的广告类骚扰短信我们可以选择屏蔽处理,但是有些是人为的,通过短信的方式恶意骚扰他人,这种短信一般不好屏蔽。实际上,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通过短信等方式骚扰别人,对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2022-08-12 11:03
肖像权和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在未经本人同意,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中,只有具有阻却违法事由的行为才是合法行为。如为新闻报道、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嫌疑人而发的“通缉令”等等。
肖像权与姓名权一样,具有专有权,对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处分,只能归公民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在于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对其肖像的专有权。因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将公民肖像予以复制、传播、展览等,都应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则就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