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与代理不相同。委托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而代理除包括委托代理外,还包括法定代理,法定代理的依据是法律的规定,一般是基于亲属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的效力】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2024-04-03 14:27
1、成立条件不同。信托必须要有确定的信托财产,没有可用于设立信托的合法财产,信托关系便无从确立。而委托、代理关系则不一定要以财产的存在为前提。
2、名义不同。信托关系中受托人系以自己的名义行事,而一般委托和代理关系中,受托人/代理人以委托人/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
3、财产性质不同。信托财产独立于受托人的自有财产和委托人的其他财产,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的债权人一般不得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
2022-08-17 16:22
之间的区别在于:
1.各自活动的名义不同。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活动,而委托合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活动。
2.适用范围有不同之处。代理可以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而委托合同只能是委托代理。
3.效力范围不同。代理关系涉及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第三人,而委托合同仅限于委托人和受托人。
2022-03-26 16:30
2022-08-24 15:47
没有委托书的代理人签字不具有法律效益,只有在代理人签字以后委托书才能发挥出法律效力。既然是本人授权,就必须委托人签字委托并授权,如果本人不签字,等于对授权没有认可,那自然没有法律效力。如果想要委托书具有法律效益,委托人可以默认或在事后追认。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而委托人则按约支付报酬的协议。
2022-08-19 14:20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工作人员”是指与法人、其他组织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的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公民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1)授权委托书;
(2)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3)系近亲属委托的,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
(4)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推荐证明;
(5)委托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关系等证明材料;
(6)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双方签名的《受委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