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构成四要件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方面的外在表现。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
(3)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行为的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故意,过失。
2.犯罪构成三阶层为: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1)该当性:指犯罪首先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
(2)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法律,及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
(3)有责性:指非难可能性,既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2-09-02 15:57
1.犯罪构成四要件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方面的外在表现。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
(3)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行为的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故意,过失。
2.犯罪构成三阶层为: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1)该当性:指犯罪首先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
(2)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法律,及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
(3)有责性:指非难可能性,既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2022-08-10 13:34
四要件体系以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内容,认为成立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相互独立,共同作用于犯罪的认定过程。
三阶层体系,以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行为、有责性为内容,并按照层层递进的顺序,对行为进行判断,只有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出肯定结论的行为,才能被定为为犯罪。
2022-08-12 10:06
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1、构成要件的符合性,犯罪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
2、构成要件的违法性,是行为违反了法律,或者是为法律所禁止;
3、构成要件的有责性,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2022-08-10 10:4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有:(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要件。(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要件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要件故意。(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为特殊主体,即包括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本罪属自然人犯罪,不包括单位。
2022-08-09 11:32
犯罪需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