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有不良记录的,该不良记录是不会消除的。有不良记录通常是指有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档案上有污点对成年人的影响比较大:
1.凡是需要政审的工作岗位,都受影响。
如当兵,考公务员,特别是公检法司等部门,都进不去;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纪录的,容易受牵连。如果是国家安全、情报、警卫等部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2.其他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家属性的单位,一般也要政审。
除了自己受影响外,直系亲属的犯罪纪录,对下一代的影响还是有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2022-09-08 10:10
档案有不良记录的,该不良记录是不会消除的。有不良记录通常是指有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档案上有污点对成年人的影响比较大:
1.凡是需要政审的工作岗位,都受影响。
如当兵,考公务员,特别是公检法司等部门,都进不去;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纪录的,容易受牵连。如果是国家安全、情报、警卫等部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2.其他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家属性的单位,一般也要政审。
除了自己受影响外,直系亲属的犯罪纪录,对下一代的影响还是有的。
2022-08-10 09:55
打架不良记录不可以消除,治安处罚档案是长期保留的。
不可以消除案底,打架情节轻微的受到的是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就是刑事处罚,通常所说的案底也就是刑事处罚记录。不管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派出所的处理记录都要存档,不可以消除。一个人的历史档案,档案不能说消除就消除的。1、备案和立案是不同的概念,备案不会有案底。2、属于治安管理条例的范畴,不涉及到民法和刑法。 3、未造成重伤害,未影响社会治安,民事纠纷不计入档案。4、备案和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治安管理条例只有2年的追究起诉期,备案的目的是在于当时无法调节,2年内出现后续问题。
2022-08-05 15:42
不良信用记录需要在还清本息、违约金后的,5年以后就会自动消除;但是如果网贷逾期一直没有归还,那么逾期记录会一直留存在征信中。5年的期限从实际还款日开始起算,而非应还款日开始起算,也就是还清贷款后,超过5年的逾期记录将会自动消除。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2022-09-06 10:51
如果是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的话,只要你把钱还上就会消除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1-02-06 09:23
一、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并不是就不能够贷款了。
1、首先,我们来看看商业贷款:不同银行对于不同情况的不良信用记录贷款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银行规定是看逾期次数和最高逾期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予办理贷款;也有的银行是看总逾期次数来决定是否办理贷款,比如累积超过15次就不再给予办理,再比如连三累六不办理贷款等。而且不同的银行对于借贷风险控制的评估机制等不同,已经有了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在跟银行打交道的时候,如果能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担保并说明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原因,贷款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