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泄密案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2018年起施行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初查时限及其延期处理程序,一是对无法在2个月期间内初查完毕的,必要时给予1个月的延长期;二是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审批后可以继续延长。
法律依据
《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 初查时限为2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 初查时限自接到案件线索之日算起,至呈报初查情况报告之日止。
《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一条 经初查应当予以立案的,办案人员应当填报立案表,并附案件线索材料、初查情况报告,报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
2022-09-26 11:29
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泄密案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2018年起施行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初查时限及其延期处理程序,一是对无法在2个月期间内初查完毕的,必要时给予1个月的延长期;二是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审批后可以继续延长。
2022-10-19 10:42
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泄密案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2018年起施行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初查时限及其延期处理程序,一是对无法在2个月期间内初查完毕的,必要时给予1个月的延长期;二是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审批后可以继续延长。
2022-08-10 11:38
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泄密案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2018年起施行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初查时限及其延期处理程序,一是对无法在2个月期间内初查完毕的,必要时给予1个月的延长期;二是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审批后可以继续延长。
2022-09-22 16:03
如果发生了泄密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和急救措施,以防止商业秘密的进一步扩散,降低损失,收集证据,依法维权,具体措施有: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商业秘密的泄密范围,阻止商业秘密的进一步扩散;
2、调查侵权事实,分析查找泄密责任人;
3、收集和固定证据;
4、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查处侵权行为;
5、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6、向人民法院起诉;
7、向公安机关报案;
8、采取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在调查、取证、鉴定、调解、起诉等环节进一步扩散;
9、将已经泄密但具备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商业秘密立即申请专利保护;
10、在企业内举一反三,向事故学习,亡羊补牢,采取更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类似的泄密事件再次发生;
11、按照惩戒规定,对违反企业的保密规章制度,对导致泄密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022-08-09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