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被盗、丢失、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剧毒化学品是指,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一般是具有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第四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销售企业、购买单位应当在销售、购买后5日内,将所销售、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以及流向信息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并输入计算机系统。
2022-11-26 09:51
普通化学品经营不需要许可证。经营某种化工产品,只要不是危险化学品,不需要许可证。化工产品(除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爆炸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销售,这样的经营范围就可以了。不涉及以上括号内的东西的话是不需要许可证的,如果需要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上海精算子代理记帐有限公司,他们可以做这类企业,也可以协助申请一般纳税人及进出口权,还可以融资注册及提供市区注册地址。
2022-08-10 10:16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持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买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无须申请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单位销售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当查验购买许可证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2022-08-11 16:03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主要包括安全防护、泄露源控制、泄露源处理三个主要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三)泄漏物处理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在现场释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少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2022-08-11 16:03
危险化学品多部门分工合作,具体分工如下: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2、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3、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4、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组织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鉴定和环境风险程度评估,确定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负责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
5、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许可证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营业执照,查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法采购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2022-08-11 14:10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