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身份证分为临时身份证、网络身份证、一代身份证及二代身份证。
1、临时身份证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16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而尚未领到证件的,居民身份证丢失、损毁尚未补领到证件的,可以根据需要申领临时身份证。
2、网络身份证
网络身份证(VIEID)是互联网络信息世界中标识用户身份的工具,用于在网络通讯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及表明身份或某种资格。其与现实中的身份证一样是受法律保护的,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电子签名法》等。
3、一代身份证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明确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一代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条 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八条 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九条 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迁入内地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2024-07-09 09:19
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
1、普通护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
2、外交护照由外交部签发。
3、公务护照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
2022-09-28 16:50
民间纠纷17种类型有赡养纠纷、房屋纠纷、合同纠纷、工程合同纠纷、商务纠纷、医疗纠纷、旅游纠纷、劳动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法定继承纠纷、所有权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保证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建设用地使用权纠纷。矛盾纠纷分类包括:1、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2、行政纠纷,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和纠纷。3、涉法涉诉纠纷,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利部门对案件或问题处理不满而又引发的矛盾纠纷。
2022-11-29 11:01
身份证件类型根据不同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职业不同,有军官证、士兵证、军队文职干部证、武警警官证等等;2、根据地区不同,有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等;3、根据国籍不同及职业,有外国人居留证、外交官证、海员证等等。我国最常见的身份证件类型是居民身份证,一般首先填写身份证,有以上特别情况的填写对应证件类型。
2022-09-26 16:40
医疗纠纷解决4种途径如下:
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2、调解,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诉讼,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
4、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
2022-08-10 09:34
不动产纠纷仅指: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其中,4种不动产专属管辖范围为:
1.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
3.不动产已登记的,以不动产登记薄记载的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不动产未登记的,以不动产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