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人事档案一般情况下,在就业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人才交流中心接收毕业生个人档案,需要持有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放的报到证,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报到并存放个人档案,或者由学校保管。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根据我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四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三条 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下列材料,应当纳入归档范围: (一)反映机关、团体组织沿革和主要职能活动的; (二)反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及维护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权益和职工权益的; (三)反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活动的; (四)反映历史上各时期国家治理活动、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历史面貌、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归档的。 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依照前款第二项所列范围保存本单位相关材料。
2025-03-25 15:03
可能在以下三个地方之一:
第一,就业单位。工作的单位若可以接受档案,就可以把自己的档案和户口转到接收单位即可。
第二,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发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个人档案。
第三,存放在学校替毕业生保管。但是学校保管的档案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毕业后的两年以内,也就是说学校保管两年的档案,如果还是没有找到接收个人档案的地点就要被打回原籍了。
2022-08-10 11:16
个人档案在哪里查?个人档案查询的地点,根据就业情况的不同分为以下五个,分别为:1、还未毕业的,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查,或者网上查找母校档案馆的联系方式,电话或是email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2、继续在本校读研读博深造的,档案留校;3、已签约单位有档案接受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4、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5、未签约、未就业、自由职业、自谋职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回原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事部门。
2022-11-25 17:12
个人档案查询的地点,根据就业情况的不同分为以下五个,分别为:1、还未毕业的,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查,或者网上查找母校档案馆的联系方式,电话或是email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2、继续在本校读研读博深造的,档案留校;3、已签约单位有档案接受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4、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5、未签约、未就业、自由职业、自谋职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回原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事部门。
2022-08-10 15:50
人事档案应该这样查:
1.在网上搜索进入本地人才市场官网;
2.选择人事档案查询;
3.输入姓名和出生日期,点击查询;
4.跳转的页面会显示档案是否已经在人才市场,已经到了会显示已办理就业报道手续。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2022-12-01 09:49
个人档案在哪需要个人去不同地方寻找。
先从母校找起,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查。
2、或是网上查找母校档案馆的联系方式,电话或是email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
3、通过大学档案馆查询,没有留在母校,也可以查到当初毕业时的档案去向。
4、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档案基本有六大流向。
5、继续在本校读研读博深造的,档案留校。
6、已签约单位有档案接受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
7、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
8、未签约、未就业、自由职业、自谋职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回原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