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2022-08-12 11:04
民法典中没有具体的关于劳动报酬的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本条是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的情况的规定。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2022-11-21 16:35
劳务报酬纠纷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的应得货币回报,劳动报酬范围由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大部分组成。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应该了解我国劳动报酬的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2025-03-31 13:53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1、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2-25 16:47
劳动报酬支付的标准包括: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4-05-14 15:09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经3个月以上,仍拒不支付1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达到5千元-2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2、对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拒不支付,且数额累计达到3-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