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不足无罪释放理论上不会再查了,如果有新证据出现还是会再查的。
一事不再理。但在现实中公安机关可能会以其他由头立案启动侦查程序。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如果人民法院作出了无罪释放的判决的,当事人是不会有犯罪记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条 再审理由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2022-09-08 17:09
2024-08-31 13:52
2025-01-14 15:42
不是的.
无罪释放与撤案释放是有区别的:无罪释放是在法庭审判后,合议庭认为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而取消对行为人的强制措施,这种无罪释放必须在审判程序之后。而撤案释放,可能是由于公安机关不立案、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起诉,是在审判程序之前取消对于当事人的强制措施。
2024-10-26 09:55
在刑事案件中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是不会起诉的,一般会撤回案件或者将案件退回进行补充侦查。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
2024-12-21 09:32
1.在大多数情况下,若证据不足以支持指控,警方通常不会批准取保候审请求。
即使获得了取保候审的机会,也不能视为完全安全无忧。
实际上,取保候审仅是司法程序中的一个阶段性应对手段,且并不代表着案情已经彻底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案件依然能够继续经历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乃至一审判决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排除之后案件发展的任何可能性。
2.若判罪成立,当事人仍然有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详细来说,如果最终判定为缓刑,那么罪犯将无需继续受牢狱之灾;但若是实刑判定,被告人将会现场被押送至监狱服刑。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案件结局如何,请积极配合相关机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