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2、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4、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5、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2022-08-10 13:56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2、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4、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5、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2022-11-19 14:58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2.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4.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5.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2022-11-21 14:46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2022-11-19 08:35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预案结构体系等;
2.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海外工程项目的应急组织体系、构与职责;
3.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描述海外工程项目的企业情况、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4.预防和预警。明确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与应急准备要求、监测与预警要求、信息报告与接报处置;
5.应急响应。明确响应流程、应急响应分级、应急响应急启动条件和启动方式、应急响应程序、恢复与重建、应急联动崎序;
6.应急保障。明确应急保障计划、应急资源、应急通信、 应急技术支撑、其他保障;
7.预案管理。明确预案宣传培训、预案演练、预案修订、 预案备案;
8.附则。明确名词与定义、预案的签署和解释、预案实施付间要求;
9.附件。明确预案支持性附件,如组织机构图及职责应急通信联系方式及值班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队伍清单、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敏感区域及应急设施分布图等。”
2022-08-11 14:48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另外应急预案还包括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