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后异地就医还能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异地医保报销需要的资料县级医院以上的转诊证明。拿一个小城镇的医保来说,如果要去异地就医,先要到县级及以上的医院,一般镇上都会有县级的医院,让医生开一个转诊证明。到医院社保窗口盖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2022-09-23 08:55
异地就医备案是在异地就医之前,办完备案以后再上异地住院就医。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备案后,住院只需要到居住地的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即可。参保人员在所备案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先自行垫付,出院后到医保中心按规定报销。
2022-10-18 13:33
异地就医备案是在异地就医之前,办完备案以后再上异地住院就医。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备案后,住院只需要到居住地的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即可。参保人员在所备案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先自行垫付,出院后到医保中心按规定报销。
2022-09-30 11:04
入院5个工作日内进行异地就医备案都是可以的。
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类别: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转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3个月以上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3个月以上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指限于技术等原因难以确诊和治疗,需转往统筹地区外就医的人员。
(5)异地急诊人员:指异地居住、探亲、旅游等时间不超过3个月,因急诊住院的人员。
(1)---(4)项类别备案人员需先办理好异地就医手续后才能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5)项类别人员需符合急诊指征并在入院5个工作日内进行异地就医备案,方可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2022-09-01 11:28
出院后异地就医备案是有效的。
1.长住异地的参保人员,可填报异地就医申请表,在居住地选择1—5所定点医院,在所选定点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医院等级负担起付金,不降低报销比例。
2.办理异地就医手续的步骤
(1)填写《驻外及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备案表》;
(2)本人书面申请(简述长住异地的原因);
(3)长住异地的证明(户口簿复印件、暂住证复印件、长住当地派出所或社区居委会或工作单位的证明之一)。
3.未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在异地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急诊除外)。
4.已经办理了异地就医手续的参保人员,在本统筹地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异地就医的相关规定进行报销。
2022-09-27 16:38
异地就医备案可以为他人备案。
具体步骤如下:
1.从微信的小程序页面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选择打开,首页选择快速备案;
2.弹窗中备案方式选择为他人备案,其他选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阅读一下备案告知书,勾选已阅读备案告知书,选择我已阅读并同意;
4.接着进入快速备案界面,根据具体情况先填写备案信息和联系人信息;
5.首选人脸认证,但由于是为他人备案,无法人脸认证也可以身份证认证,最后选择提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