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内的劳动争议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确定的试用期,违反法律规定的纠纷;
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违法辞退职工,引发的纠纷;
3.劳动关系解除及终止后的经济补偿金,引发的劳动法案件;
4.拖欠加班工资,是否支付引发的劳动法案件、劳动纠纷;
5.单位未签定劳动合同,导致双倍工资支付引发的劳动法案件;
6.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否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8-11 09:43
试用期内的劳动争议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确定的试用期,违反法律规定的纠纷;
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违法辞退职工,引发的纠纷;
3.劳动关系解除及终止后的经济补偿金,引发的劳动法案件;
4.拖欠加班工资,是否支付引发的劳动法案件、劳动纠纷;
5.单位未签定劳动合同,导致双倍工资支付引发的劳动法案件;
6.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否支付。
2022-09-16 11:44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一般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三天期满后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过了试用期,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与单位协商后,按照双方约定的日期来离职。
2022-09-16 16:14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一般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三天期满后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如果过了试用期,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与单位协商后,按照双方约定的日期来离职。
2023-02-24 09:44
试用期是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试用期是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以合同期限为标准,劳动合同可分为三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是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的时间,也是劳动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间。
在试用期,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也是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或者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的。
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权委托的指导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行政职能和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经办工作。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内的。
2022-09-26 15:55
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无需说明理由,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者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是若属于过失性辞退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