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区别:(1)调解机构性质不同。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而行政调解机构一般理解是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调解机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2)调解人员的地位不同。人民调解的调解人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而行政调解的调解人员一般是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
(3)调解本身的性质不同。人民调解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治活动,而行政调解一般理解为是基于行政职责的一种行政活动。
(4)调解对象与范围不同。人民调解的对象与范围是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说服、疏导;行政调解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
(5)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
法律依据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二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
2023-06-07 11:58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能调解超出人民调解范围的矛盾纠纷,但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能调解当事人要求调解的人民调解范围以外的矛盾纠纷,但当事人要求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该怎么做?
当事人拒绝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可以调解吗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后,其不可以直接进行调解。因为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受理纠纷,必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愿。
2022-09-23 14:47
仲裁和调解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调解的随意性更大。调解程序中,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愿意继续调解,可以随时终止,调解方不能强迫其继续进行调解。仲裁程序中,除非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或申请人要求撤回申请,否则当事人单方不得随意改变或终止仲裁程序。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将依法作出裁决。
(2)调解的灵活性更大。调解中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协商一致即可达成调解协议;仲裁需要按仲裁规则规定的程序进行,裁决需根据事实依据法律作出。
(3)调解协议须当事人双方同意才能作出,而仲裁裁决由仲裁庭依法独立作出,无须当事人双方同意。
2022-10-11 14:39
调解和仲裁有以下区别:
第一:调解有一定的随意性。仲裁则不可以。
第二:调解有更大的灵活性,没有固定的程序规则。而仲裁则要依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进行。
第三: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经当事人完全同意。而仲裁作出的裁决则无须经当事人同意。
第四:调解书作出后并不能马上生效,须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发生法律效力。而仲裁中,裁决书一经作出便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2022-08-11 10:07
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1、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2、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3、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2021-01-21 18:07
有法律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