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行为,借贷合同并非无效,而是可撤销,出借人享有撤销权。在出借人不行使撤销权的情况下,借贷合同依然有效。被骗担保须举证证明当事人的串通与骗取事实,可以主张免除担保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四条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2022-09-24 08:45
被骗签了担保协议,属于可撤销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时,对方采用了诱骗方法,受骗人是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的,撤销后该担保协议自始无效,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对于这种证据的取证是比较难的,因为一般签订合同时都不会录音录像,如果证据不足,法院会驳回撤销担保协议的诉讼请求,因此担保有风险,签字需谨慎。
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还可以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2-10-30 15:58
被骗签了担保协议,属于可撤销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时,对方采用了诱骗方法,受骗人是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的,撤销后该担保协议自始无效,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对于这种证据的取证是比较难的,因为一般签订合同时都不会录音录像,如果证据不足,法院会驳回撤销担保协议的诉讼请求,因此担保有风险,签字需谨慎。
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还可以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4-08-30 13:39
处理被骗签订协议的方法是:受欺诈方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仲裁机构仲裁,由上述机关或机构撤销该协议。但是受欺诈方行使撤销权不能超过该权利的除斥期间,即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
2025-01-02 10:13
贷款被骗了的话,应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处理。
且注意要赶紧收集相关证据,像合同、收据、借条、联系方式、聊天记录、照片、地址等等,越详细越好。
在公安报案的时候还可以注意一下是否有其他人也因为同一贷款被骗而报案,这样可以联合起来进行追讨。
若只是自己一个人报案,被骗金额也不大的话,公安机关可能不会立案。
如果客户在贷款过程中察觉出不对,也可以向金融协会举报。
2022-08-29 10:48
作为担保人发现被骗,须举证证明当事人的串通与骗取事实,可以主张免除担保责任。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当然,法律也规定,担保人在承担还款义务后,有权利向债务人追讨。所以如果证明不了的话,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