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理上来说,宪法是应该可以被当做审理的依据的。从世界各国来看,也是一大趋势之一。但是,要注意的是,运用宪法作为审理依据是不可以普通法院来实行的,而是由专门的法院来实行。国际上有两大派系,一大派系是专门成立宪法法院来审理案件是否是违宪的,另一大派系是由专门的宪法委员会来审查是否一个行为是违宪的。从我们国家来看,尚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违宪审查制度。从审判实际来说,我们的各级法院都是不能以宪法为依据审理案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2-09-09 16:04
1、调解,调解是在第三人的主持下,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解决争议的方式。调解应当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进行,一方当事人不能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第三人也不能强迫调解。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就需要寻求仲裁或者诉讼的途径解决纠纷。2、仲裁,仲裁是当事人解决争议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当事人自愿、程序简便、专家断案、气氛平和、保密性强、裁决具有终局效力等特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前提是双方订有书面仲裁协议。3、诉讼。
2021-03-11 19:46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审查后的处置:
1、准予执行。
经过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的审查后,人民法院如果确认行政主体的申请以及非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则应作出准予执行的裁定。
2、不予执行。
如果非诉具体行政行为不符合形式和实质上的构成要件,则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
3、中止执行。
在对非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即:执行主体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被执行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作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它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出现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暂无履行能力等,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的原因消除后,再恢复执行。
4、执行终结。
在对非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过程中,因为发生以下特殊情况,使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执行,如据以执行的非诉具体行政行为被撤消;作出被执行人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死亡或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无义务承担人等,人民法院则应裁定终结执行。
2023-09-07 17:12
合同纠纷本质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其处理方式主要有:1、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方式解决纠纷;2、通过社区、单位、或者某些机构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3、合同中有仲裁协议的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4、通过起诉的方式让人民法院介入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根据《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4-07-09 09:01
所谓“并案解决”,是指并案管辖,即将原本应由不同机关管辖的数个案件,合并由同一个机关管辖。
据此,并案管辖,只能在公、检、法三机关上述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并案管辖的结果不能超越刑诉法对公、检、法机关的法定授权范围。
2022-09-09 09:41
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学法,知法。其次,遵守法律不仅仅在于表面不违法乱纪,消极守法,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基础上,要注重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要不仅仅把视角放在遵守法律上面,更多的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从内心信仰法律,相信良法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