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生法律效果的事实行为或其他行为,不属于行政法律行为。
一般认为,行政法律行为具备以下特征:
(1)主体资格要件,即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合法;
(2)职权要件,即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使法定行政职权的行为;
(3)法律要件,即行政行为必须是一种法律行为,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
(4)程序要件,即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步骤、方式、方法、时限和顺序。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2022-08-09 15:58
行政法律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就是政府依法行政行为,也就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2022-08-22 14:17
要式法律行为:如法律规定某中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某种形式,这种法律行为就称为要式法律行为。包括:银行借款合同、工程承包建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
2023-06-08 16:59
要约如果以对话方式作出的,相对人知道其内容的时候生效。如果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到达相对人的时候生效。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可以作出承诺。
2022-09-07 10:23
具体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5-02-22 10:29
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损害,法院依据申请对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
包括作为保全和不作为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