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的防范以及行政机关对非法集资的处置,适用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对非法从事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业务活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的防范以及行政机关对非法集资的处置,适用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对非法从事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业务活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
2023-05-24 14:37
非法集资的标准如下:(1)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
2022-09-02 11:00
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存在问题:
1、被害人数多,年龄偏大,受害群体广泛
2、追赃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维稳压力大。
3、资金使用情况难以查明,非法占有目的难以认定,导致部分涉嫌集资诈骗的案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性。
4、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当的人身信任性,因此报案率较低。
5、作案时间长,部分案件案发后取证困难,立案后难以侦破;涉及被害人众多,无法一次性处理。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对策建议:
一是对涉及人数众多的案件实行专案专办。
二是应对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综合整治。
三是严格借贷融资机构准入标准和管理。
四是整顿规范融资广告,加强防范宣传。
2022-08-12 10:19
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存在问题:
1、被害人数多,年龄偏大,受害群体广泛
2、追赃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维稳压力大。
3、资金使用情况难以查明,非法占有目的难以认定,导致部分涉嫌集资诈骗的案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性。
4、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当的人身信任性,因此报案率较低。
5、作案时间长,部分案件案发后取证困难,立案后难以侦破;涉及被害人众多,无法一次性处理。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对策建议:
一是对涉及人数众多的案件实行专案专办。
二是应对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综合整治。
三是严格借贷融资机构准入标准和管理。
四是整顿规范融资广告,加强防范宣传。
2024-05-24 11:21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的特征:
一是非法集资方式变化多样;
二是多种犯罪行为相互交织;
三是非法集资宣传不惜血本,利用媒体造势。
2022-09-21 08:33
非吸与非法集资区别是: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非法集资侵犯自然人、法人的合法权益;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独立罪名,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最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非法集资最高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