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行是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2022-08-09 11:0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2022-09-13 11:37
根据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第十条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022-09-28 14:14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政策具体如下:
1、可享受残疾人待遇,个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
2、家庭贫困户还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的民政有困难补助;
3、可免费服用传统、常规的抗精神类西药,但需要办理“残疾证”;
4、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
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扶助如下:
1、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程序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
2、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一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一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
农村精神病患者的扶助如下:
1、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按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全额进行补助;
2、农村精神病患者,农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农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的,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
2022-09-16 15:21
违法行为并不是仅指发生地。
违法行为发生地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前者认为“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着手地、实施地、经过地、结果地,即包括了实施违法行为的各个阶段所经过的空间。而后者认为,“违法行为发生地”仅指违法行为实施地,不包括其他地方。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写的有关行政处罚法的释义中对“违法行为发生地”作了广义上的理解。因此,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着手地、实施地、经过地、结果地。
2022-11-02 16:47
福州人社局表示将发放1万元生活补贴,3000元一次性租房补贴,提供3个月免费住宿,10万个就业岗位、保障性住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