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请病假工资相关法律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以员工病假为由克扣劳动者工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劳动者患病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法律依据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 用人单位职工病假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依法自主确定支付办法。
2024-04-11 13:42
病假工资的规定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有所涵盖。具体规定可能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为各地区可能有自己的地方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经医疗机构证明需要继续治疗的,可以延长医疗期。医疗期的期限,由国家规定。
2024-07-08 09:29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
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2022-08-09 15:58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2022-09-28 11:19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为,首先计算基数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到一个数字后,用其乘以计算系数,再乘以病假天数。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为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2-08-12 10:49
企业职工病假工资的规定:员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请病假的,病假工资可由企业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来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具体的工资数额可由企业依法予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