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法院调查令或将承担法律后果,请相关人员积极配合调查
民事诉讼调查令,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及强制执行程序中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由人民法院签发给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收集所需证据的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此外,可以对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伍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8-12 10:25
无视法院调查令或将承担法律后果,请相关人员积极配合调查
民事诉讼调查令,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及强制执行程序中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由人民法院签发给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收集所需证据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此外,可以对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伍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2022-09-29 11:45
法院调查令必须配合。法院调查令属于法律赋予法院调查的权力,任何人和组织都应当予以配合调查。法院作为国家公权力机关,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法院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调查取证对方不配合的话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2-03-17 17:18
2022-09-01 14:09
法院不给个人开调查令。调查令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自己需要的证据,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由法院签发给当事人的诉讼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所需证据的法律文件。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2022-09-16 10:18
1、证据调查
依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委托,调查并策划收集有关诉讼及非诉讼证据。
2、知识产权调查
调查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协助查清盗版的书籍、音像制品、软件的来源,调查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窝点,并获取相应证据,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3、被执行人财产行踪调查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接受委托,协助债权人寻找失踪企业 、寻找逃逸债务人。协助法院调查、执行、追查被执行人隐藏、转移的财产、帐户,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4、企业资信调查
商业信誉调查、企业不良记录查找、合伙背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信息、业务信用调查、防止商业欺诈实地调查(包括商业侵权调查、合同欺诈调查、履约能力调查)。
5、个人资信调查
个人素行(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个人资产信用调查。雇佣资质深度实地调查:学历调查、个人信誉调查、个人资质调查、雇员忠诚调查。
6、反不正当竞争调查
假冒商品、虚假广告、诽谤诋毁、商务欺诈等一切侵权行为调查取证。
7、房地产产权、使用状况调查
8、婚姻不忠调查
根据婚姻法“过错赔偿”原则,接受当事人委托调取婚姻不忠证据和财产下落。
9、特定调查
根据委托人的需要,对特定事务进行的合法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