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定会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吗?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观点:
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以后双方再无法成立劳动关系,而应当认定为劳务关系。
2、一般来说劳动者退休,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也是劳动者在享有休息权的基础上得到了生活保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有些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而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所以为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分情况的认定劳动关系。
这里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存在不少情况,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无法销售养老保险待,此时终止劳动合同会导致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此种情况下,这种用工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更适宜。
2024-11-26 10:11
达到退休年龄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自然退休没有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可以申请退休,而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会依法终止。劳动者退休,并且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025-02-27 14:28
对于这个问题,法律没有明确,但各地方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方如广东规定,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仍然可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有些地方如浙江、山西等地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养老保险的,不再享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2022-08-25 11:27
2022-11-25 17:17
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一般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其具体标准为:1、男性满六十周岁,女性满五十周岁可退休;2、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有害健康工作者,男性满五十五周岁,女性满四十五周岁可退休;3、经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男性满五十周岁,女性满四十周岁可退休;4、因公致残,经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可直接退休。其中前三项适用于连续工龄满十年者。以上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2023-02-23 15:42
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一般来说,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休。如果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退休问题产生劳动纠纷的,那么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一种方式。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包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仲裁庭以及仲裁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劳动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最后签名,写下申请日期,有法定代表人的附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庭在正式审理之前,应首先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结案。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继续审理。
所以,职工到达退休年龄之后就可以依法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