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途径就是指到法院诉讼来解决问题。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组织依法起诉,申诉、控告或司法机关依职责依追究他人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均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2022-09-23 16:20
1、双方协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协商解决。
2、如果是遇到劳动纠纷,可以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如果是消费维权纠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
3、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2022-10-12 08:34
消费者维权可采取途径如下:1、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3、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2022-08-11 11:19
维权的途径主要包括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人民仲裁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察举报投诉和信访处理。劳动维权的途径如下:
一、协商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二、调解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
三、仲裁
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等。
四、诉讼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需注意,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五、监察举报投诉
六、信访
劳动者在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向各级工会、妇联以及政府信访部门反映。
2022-08-12 10:14
债权人讨债途径有:
1、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同意受理的,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
2、向人民法院起诉,债权人可以就生效的法院判决要求债务人执行。
2022-09-26 09:43
各行各业均有专业领域,一定要找对应领域的律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律师:
一、从事法律工作的亲朋好友推荐的律师,这部分会相对比较靠谱;
二、拒绝“临时抱佛脚”,平时多关注一些在各种新闻中出现过的律师,既曝光率;
三、可以联系周围朋友打探,曾经帮助亲友同事打赢官司的律师。
四、通过网络查找律师;要判断律师是否靠谱,可以通过司法局网站,查询律师执业信息及相关证书;
五、靠谱的律师一般会建议风险代理(除刑事、婚姻、抚养费、劳动报酬等);劳动和民事纠纷可以尝试,当地司法局下属的法律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