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人去世后,首先是开具死亡证明书,如果在家里死亡,由当地所在居委会,或来者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书,如果是在医院死亡,则由医院开具死亡证明书。然后,家属凭借死亡证明书到当地派出所,注销死者户口和身份证。然后通知殡仪馆运送尸体,举行追悼仪式结束后,火化遗体,结束火化后由殡仪馆开具火化证明,家属凭借证明再领取死者骨灰。
法律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二)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第十五条规定,在允许土葬的地区,禁止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
2025-04-08 16:28
教职工去世不一定就满足领取丧葬补贴的条件。
丧葬补贴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由原工作单位支付。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
2022-08-08 16:23
2022-10-17 15:26
丧葬费是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在工伤死亡事故中,用人单位就要赔偿丧葬费。
丧葬费不属于我国法律所规定的遗产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实际支付的丧葬费超过单位给付的数额时,超过部分不能从死亡抚恤金中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也就是说自然人死亡后所有的合法财产都是遗产,相比以前的列举式,现在的概括式表述扩大了遗产的范围,最大限度保护了私有财产的继承。
2022-10-17 15:26
老人去世销户土地归死者的其他家庭成员。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家庭中某个成员死亡,只要作为承包方的“户”还存在,家庭承包土地就不会被调整,此时该户内的其他人员都是承包经营权人,由其他家庭成员继续经营。如果没有其他家庭成员的,该土地将由村集体依法收回。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2022-09-13 10:31
1、如果是户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那么其土地确权是不受影响的,原来的土地归户中其他成员享有。
2、如果是该户成员都已经死亡,也就是在承包合同中讲到的整户消亡的情况,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土地确权政策,其土地由村里的发包方收回,也就是确权给村集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