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调查是法院开庭审理的一个重要的程序,是对案件事实证据查证的一个过程。法庭调查除了法律规定情况外,都是公开进行的,把审判活动置于诉讼参与人和群众的监督下,透明度很高,法庭调查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它指的是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举证、质证、反证、再举证、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及人民法院认证来完成的法庭调查的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2024-11-14 09:34
开庭前调解就是当事人在法庭前自愿协商解决问题,无须再次审理便可直接由法院制作调解书。
我们遵循《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首先进行调解,如失败,则进行判决。
在法院处理民事案件时,我们会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分清责任后进行调解。
2023-05-04 14:17
法院调查证据程序如下: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书面申请;2、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是原件,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需在调查笔录中说明;3、证据收集完毕后由审判人员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并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2022-09-21 14:39
1、庭前调解是指民事案件立案后, 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前, 对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所进行的调解工作的总称;庭前调解能够减少法院审判压力。
2、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
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而且双方矛盾较小则使用庭前调解。开庭调解则是必须的程序,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开庭审理后,都有和意且案情已大致查清的情况下进行的。
庭外和解在开庭前后都可以进行,前提是双方达成合意;法院调解在开庭前,开庭审理时,做出终审判决前都可以进行。法院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必要程序。
都不签字的情况下没有区别。庭前的调解协议签字可以反悔,开庭的调解协议签字了就不能反悔。
2024-07-18 10:46
总包是总承包单位,负责这个项目的管理运作,直接对甲方负责,由建立进行监督。
分包是与总承包单位协商以后负责其中一个分项工程的队伍。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2020-12-25 17:45
法院只审判,对方涉嫌重婚,被害人没有证据,可以报警处理。警察侦破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重婚者,应承担重婚罪的刑事责任。不知对方已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不构成重婚罪,仅承担重婚的的民事责任。《刑法》第259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