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三条 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以及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现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理等情况。
2024-03-28 15:12
1、首先亮明身份。
2、讯问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户籍地、职业、简历、家庭情况、前科等。
3、告知诉权。发给权利义务书,告知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有聘请律师的权利。
4、开始对有关问题进行讯问。方式多样,可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024-08-08 10:26
不是。
警察做笔录并不等同于立案,只是立案前的一个程序,还不属于正式立案。
通常,警察在接到报案或发现犯罪行为后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并制作笔录。
这些笔录是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正式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报警人反映的情况,依法审查、如果符合刑事立案的标准,才会立案处理。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在经过初步调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存在,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决定开展侦查的程序。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标志着案件进入正式的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一系列侦查措施,全面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
2022-09-28 14:18
这个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一般不属于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是指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即录音录像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公安机关,但也没有规定自己不能录音,故不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是指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
2022-10-17 11:39
“检察院做笔录代表了解案情而已。检察院在向法院起诉前,是要找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并制作讯问笔录的。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预审人员在侦查活动中,为了证实犯罪、查明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如实记载讯问情况的文字记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022-09-27 11:19
公安做询问笔录一般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询问笔录,又称“询问证人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法律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制作笔录。询问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告知被询问人应当如实提供证书、证言,如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