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返京计划的旅客,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正常进返京,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对于通勤人员,继续执行进返京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政策。
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在当地完成“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正常进返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2022-09-03 16:20
省内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目前可在省内有序流动。建议省内人员非必要不出省。
省外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所有省外入(返)厦人员(含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人员),须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住宾馆、酒店、民宿等各类住宿场所。
1、我市继续实行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省外入厦必检,在厦愿检尽检。
2、有涉疫城市旅居史的,需主动向社区、单位或酒店报备,根据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2022-09-03 10:29
1.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或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黄码的来(返)德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备近14天活动轨迹和相关情况,并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近14天以来,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抵(返)德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有省外旅居史的抵(返)德人员,可在德阳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2.境外来(返)德人员,务必主动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入境后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医学观察、健康管理全流程闭环防控措施,并做好个人全程防护。
3.(1)红码人员;
(2)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
(3)有出现外溢传播链和本地传播的中高风险地区设区市旅居史人员;
(4)被判定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等4类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1)黄码人员;
(2)近14天有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人员等2类人员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对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2022-09-03 10:24
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3.对7天内有疫情低风险区旅居史的入长返长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第一落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对本省人员“点对点”接返,纳入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除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外,分别间隔24小时再开展2次核酸检测(3天3检);对外省人员“点对点”送至酒店,由接待单位、本市联系人或入住酒店负责督促其落实3天健康监测,除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外,分别间隔24小时再开展2次核酸检测。
4.对入境人员,严格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集中隔离后,落实点对点闭环管理,实施居家健康监测,并于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022-09-13 10:18
1.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 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措施。
2.对国内高风险地区来咸返咸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措施。
3.对国内中风险地区来咸返咸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措施。
4.对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的其他低风险区来咸返咸人员落实“三天两检”措施。
5.外省无疫情的县市区来咸返咸人员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在第一关口免费进行一次核酸采样(已在入陕第一关口采样的人员无需重复采样),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可不进行入咸检测。
2022-09-08 15:30
一、全市所有火车站、飞机场、高速道口、码头,对涉疫地区来(返)肥人员,需查验安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返)肥人员要主动配合落实防疫要求,高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进行7天集中医学观察;中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有集中隔离意愿的,提供免费服务。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允许休假4天。
二、继续从严管理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做到应查尽查,切实做好“人、物和环境”同防。
三、继续延续全市区域核酸检测三天一检,做到应检尽检。后期视情及时调整。
四、加大重点人群检测力度,适度加密检测频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重点人群精准核查工作。加强对涉疫地区来(返)肥人员数据摸排,第一时间落地查人、不漏一人。
五、力求安康码赋码准确、解码便捷、错赋即改。市民如发现赋码有误,请拨打12345热线,相关部门将及时核实纠正。
六、小旅馆、出租房、网约房、洗浴场所、民宿等“五小场所”要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常态化督查。
七、全市所有公共场所一律严格落实安康码、场所码“两码联查”,人员全程戴口罩。如有不落实甚至拒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置。
八、全面加强大中型活动管理,确需开展的,需提前报备并制定疫情防控预案,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倡导涉疫地区来肥人员4日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确需参加的,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九、倡导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回肥后主动向社区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