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报警处理,进而收集证据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信息被泄露造成诈骗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应该报警处理,由警察对诈骗行为和信息泄露行为开展调查,维护当事人利益。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2022-08-12 11:04
先报警处理,进而收集证据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信息被泄露造成诈骗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应该报警处理,由警察对诈骗行为和信息泄露行为开展调查,维护当事人利益。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4-04-19 14:17
物流信息被泄露导致被诈骗,应该尽快报警处理并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配合调查,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证据确凿会将嫌疑人逮捕。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故意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及以上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3、要求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
2022-08-11 17:10
被诈骗,信息被泄露了的应对办法为:1、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2、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3、收集证据。4、对于凡是涉及汇款、邮购、推销产品之类的陌生来电,一定要谨慎、小心行事,以防上当受骗。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022-08-10 11:49
1、更换账号。
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
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3、报案。
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4、收集证据。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5、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2022-08-11 14:54
身份证信息被泄露出去了,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身份证信息泄露有被不法者窃取利用或倒卖谋利的风险。
身份证一旦丢失或者被别人盗用,造成财产、名誉受损等情况,冒用者及审查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证件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并有权通过相应的渠道向有关部门追偿。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从事违法活动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