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保留医院打疫苗的书面证据,然后再用医院的诊断来证明打疫苗而引起现在的症状。其次再与打疫苗的医院协商,赔偿有实际损失和后续冶疗。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2022-08-11 11:59
先保留医院打疫苗的书面证据,然后再用医院的诊断来证明打疫苗而引起现在的症状。其次再与打疫苗的医院协商,赔偿有实际损失和后续冶疗。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2022-08-12 09:36
打疫苗致死属于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赔偿标准如下:
1、如果受害人的家属向法院起诉的,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2、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3、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022-11-24 16:51
钱打错人了,对方属于不当得利,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收到的钱不还就属于不当得利,应当予以返还。如果索要时,仍拒不归还,则可能涉嫌侵占罪。银行在得知客户汇错款时,是无权冻结、划扣错款的,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此权力。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发生误汇款项时,也可以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按程序冻结对方银行卡以减少损失。
2022-10-14 09:41
告知银行并说明情况。
如果当事人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多了一笔钱,应当及时告知银行并说明情况。
同时还应当保留证据,不能私自占用银行卡里面的钱,因为突然到账的钱属于不当得利,行为人发现后应当返还受损当事人的。
2022-11-02 11:42
工资打错了对方不愿意退还怎么办。
工资打错对方不愿意退还的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对方还是不肯返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工资。工资打错了对方不返属于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可能会涉嫌侵占罪。
法律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