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比例原则包括了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以及狭义的比例原则即均衡原则。刑事诉讼程序是司法机关进行利益分配、利益衡量的过程,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价值正是体现了比例原则的本质精神。因此,刑事诉讼法应引入比例原则,刑事诉讼比例原则对刑事强制措施、刑事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具有现实意义。
比例原则要求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手段要适应于所欲追求的目的,应采取最小干预的手段,使手段与目的之间符合比例。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民基本人权容易受公权力的侵害,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体现人权保障原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22-09-02 09:23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2022-08-09 11:50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2020-10-19 15:38
刑事诉讼的原则主要是:
一、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二、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依靠群众;
五、审判公开;
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七、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八、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九、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等原则。
2022-09-15 15:36
涉外刑事诉讼的原则如下:
1、主权原则。主权原则即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是涉外的首要原则。我国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2、信守国际条约原则。即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在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同时,还须兼顾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3、诉讼权利同等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指外国人在我国参与刑事诉讼,依法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4、使用我国通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使用本国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各国立法通行做法,也是独立行使国家司法主权的重要体现,因而也是我国涉外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
5、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律师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只应在本国领域内适用,不应延伸于国外。主权国家也不允许外国司法制度在其领域内干涉它的司法事务,这也是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
2021-01-29 20:28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但从其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人民法院不得主动进行审判;对公诉和自诉没有指控的罪行和人员,人民法院也不得进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