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不是开除,公务员免职是指有任免权的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和免职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免除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管理活动。免职不是公务员的处分形式,一般不具有惩罚性或制裁性,正常的工作调动、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原因都会引起免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申诉和控告;(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法律依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条 国家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 (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022-08-09 15:51
免职只是组织部门的一种处理程序。免职免掉的是其现在的职务,但是其工资,级别,待遇均不受影响。一般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公司无故免除员工职务要看双方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岗位,那么如果双方约定的岗位,是劳动者被免除的岗位,需要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如果未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单位单方面免职,属于单方面变更合同内容,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赔偿的。
2022-10-08 14:25
免除职务不属于处分。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并没有“免除职务”的规定。
同时需要注意,免除职务和撤销职务是不同的。撤销职务是指该人因为违纪或者工作错误而撤职,是一种处分。而免除职务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可能该人另有任用,免除职务并不具有惩戒性。
2022-10-30 08:46
免除职务不属于处分。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并没有“免除职务”的规定。
同时需要注意,免除职务和撤销职务是不同的。撤销职务是指该人因为违纪或者工作错误而撤职,是一种处分。而免除职务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可能该人另有任用,免除职务并不具有惩戒性。
2022-08-09 15:51
不属于组织处理,只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产生的免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十条规定:“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第四十条: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员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或者诫勉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限制提拔使用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当引咎辞职或者给予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这时,免职已经成为一种组织处理措施,具有了惩罚性质,属于不适宜担任现职岗位而免职。根据最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因不适宜担任现职调离岗位、免职的,一年内不得提拔。综上,“免职”本身是一种组织程序,只有作为组织处理方式而免职的,才具有惩罚性。
2022-09-13 15:14
解聘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行政纪律处分,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免职是一种法定的人事处理,不具有纪律性; 2、条件不同:公务员严重违纪,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可以撤职。免职分为两种: 一种是免去当前的职位,另一种是自行免去职位; 3、 后果不同:撤职的影响位减少职位,并根据新职位确定相应的级别和薪级。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如果是:被免职,职级和工资肯定会受到影响,有些人还会失去官职和工作。